干部谈话的技巧和体会

发布日期:2006-06-23
组织工作离不开谈话,在干部队伍教育管理过程中,时常会遇到干部轻微违纪违规行为,或考核出现不胜任、不称职,甚至辞退、不续聘等情况。提醒干部,与干部谈话是组织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而与有“问题”的干部谈话则难度较大。在这几年的实际工作中,我感到谈话人的工作方法很重要。下面就这方面谈谈我粗浅的体会: 首先是坦诚相待。一是要把谈话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之上,谈话时不可盛气凌人,要尊重对方,让其感到组织和领导的关心和爱护。二是要耐心听取陈述,不要急于表态和打断对方的话,这样可以进一步证实某些情况,同时也给对方一个释放压力的机会。三是要实事求是,对方的错误缺点要给予批评,其成绩和优点,也应肯定和表扬。四是不能发脾气,谈话对象出现情绪激动,语言失当时,要有涵养,冷静面对,不能发脾气。五是运用好沟通的方法,如引入座、送上一杯茶水等,使其在细微之处,也能感受到对其的尊重。例如,我们街道曾有一名公务员被举报高中学历是假的。当时正值机构改革,没有高中学历要统一转入事业编制或可以提前退休。经多方了解组织上不能证实这位公务员的高中学历证书是真的,要解决这个问题,组织科按照要求找这位同志谈话。怎样谈呢?考虑到这位同志是位老同志,平时爱面子,自尊心也比较强,所以我们把他请到组织科,热情地端上茶水,先闲聊身体情况,再对他平时的工作和对街道的贡献给予充分肯定,接下来再转入正题,讲最近有人举报他没有高中学历,组织上要解决这个问题请他配合。由于我们在谈话中既讲了原则,又充分考虑到该同志的实际情况,所以该同志主动配合组织,使我们圆满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其次是坚持原则。与有“问题”的干部谈话,目的是帮助他改正缺点,纠正错误,解决问题,是严肃的组织行为,所以谈话中必须坚持原则。一是态度不能含糊,在宣布考核结果、处理决定及谈话对象的主要缺点和不足时,要严格按照组织的意图表述,不能模棱两可,避免使用容易引起歧义的语言。二是批评要严肃,对干部的缺点,要严肃批评教育,促使其尽快改正。同时,对谈话中态度不端正,甚至无理取闹的干部,要严肃批评,不能纵容姑息。三是要坚持原则性,要理直气壮地讲“大道理”,开展正面教育,不作无原则的许愿和承诺,千万不能充当没有原则性的老好人,否则,不仅会给今后的工作带来难度,也达不到教育干部的目的。 第三是讲究技巧。一是要做好谈话前的准备工作,针对不同谈话对象,设计好切入点和谈话内容。并对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在谈话的时候才能掌握主动,有的放矢。二是要随机而谈。干部在成长过程中免不了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组织部门对干部的缺点要及时指出,不要“零存整取”。特别是遇到干部轻微违纪、考核基本胜任、不胜任或解除合同的情况,必须及时谈话,不能回避,必要时做好谈话记录。如,我街道一名研究生学历的青年管理人才,三个月试用期间,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毛病缺点,组织科与所在科室的科长多次找其谈话,肯定长处指出不足,对其帮助教育。最后由于不适合机关工作,试用期间被解除合同。由于前期的谈话和帮助,所以解除合同时没有发生不快。三是不急于求成。有些干部对自身存在的问题有一个认识的过程,对组织的处理意见有时不能立即接受,需要再次或多次的谈话。如我街道曾辞退一名公务员,在整个处理过程中组织科与他本人和他的家长进行了十多次的谈话,其中还多次上门做工作,最后按规定办理了辞退手续。四是注意观察对方的心理状态。如愤怒、沮丧、企盼等,根据其心理状态,掌握谈话的节奏和进程。要有情感的沟通,要让对方感到组织上是在帮助他。五是用好语言。谈话中要讲究词汇,把握好分寸,避免歧义和矛盾,以防授人以柄。我们在与考核不称职或要辞退的干部谈话时,每次谈话前都像做功课一样想好要说的每一句话,避免用词不当,或考虑不周引起歧义。 谈话技巧的学问是很深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还需要不断的学习提高。 (作者:五角场街道党工委组织科科长 刘惠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