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格魅力塑造组工干部新形象

发布日期:2006-06-23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在组织科长这一岗位上我已经工作了整整两年。在人生的长河中两年的时光很短暂,而对我来说,这两年却是影响我一生的一段宝贵经历,它饱含着组织工作的酸、甜、苦、辣,蕴藏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也让我深切地感受到组工干部既要具备崇高的思想品质、优良的工作作风,更需要用一种感召人、凝聚人的人格魅力来体现自身的价值。 人格魅力是一个人整体精神面貌和能力、气质、品质等多方面素质的综合表现。在当今社会中,为人处世的基本点就是要具备人格魅力。作为一名组工干部,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我们必须公道正派、默默无闻、甘为人梯,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工作环境中如何体现自身的人格魅力,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工作的成功或困惑,都带给我许多启示。还是在从事组织工作之初,记得在一次居民区党组织负责人会议之后,我急急忙忙走出会场,心里惦记着马上要去处理一项很急的工作 。这时,一名居民区书记追上我,向我汇报工作,心急之下我边走边与她谈话,也有些心不在焉。没过多久,居民区当中“当了组织科长架子变大了”的言论传到了我的耳中,说句心里话我的内心很委曲,毕竟这不是我的真实想法。但这样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让我理解了组织工作的重要性,组工干部的形象体现在工作的方方面面,在平时工作中,更应时刻注意自身的言行和表率作用。我以此为鉴,把“以德立身、以才修身、以行正身”做为自己的座右铭,引导全科同志在工作中注重加强与基层党员干部的交流和沟通,始终保持谦虚谨慎、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把自身的修养通过一言一行体现出来。真诚的付出得到了回报,组工干部的威信与气质获得了大家的认同,为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现在基层的党员干部愿意主动与我们交流,许多居民区的老书记把我当自已的女儿一样看待。在他们眼中,组织科就是“娘家”,组工干部都是他们的“娘家人”。“正人先应正已”,一个人要赢得人们的尊重,关键要有人格的力量,组工干部的人格魅力,更应从点滴做起,在心与心的真诚交融中体现。 在外人看来,组织部门总是高高在上,没有感情色彩,只有循规蹈矩,少了一份温馨、多了一份神秘。其实不然,组织工作也是一门艺术,有效的方式方法往往会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次,镇区域内一家民营高科技企业找到组织科询问建立党组织的有关事项,虽然这家企业注册在外区,规模也不大,但我没有简单地应付了事,而是详细地向他们介绍了我镇“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发展情况,真诚地欢迎他们。很快镇综合党委主动上门帮助他们完成了建立党组织的一系列工作。事后,这家企业的老总对我说:“以前在印象中,组织干部似乎都是冷面孔、书呆子,从你身上我看到了新一代组工干部的新形象,也看到了镇政府在帮助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上所做的大量工作。”今年,这家企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并将注册地迁到了五角场镇。我们正是依靠发挥组工干部的人格魅力来打动人、吸引人,赢得民营企业家的信任和支持。通过党建这一工作平台,形成强有力的感召力和亲和力,以党建促经济这一理念在我们的工作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个人的力量总是离不开团队这一集体,团队的人格魅力也在我们的工作中得到最真实的体现。作为杨浦区唯一的镇,党委组织科所承担的组织工作任务更加繁重。100多个基层党组织,200余名镇“两会”代表,300余名机关、企业、社区干部,400余名离休老同志,需要我们去做好各项管理服务工作。科室的4名公务员,可谓老中青三代,平时每个人都承担着繁重的工作量,在召开“两会”、考察干部、换届选举、主题教育等重要工作中又紧紧地拧成一股绳,表现出令人振奋的团队精神。每当我们齐心协力完成一项重要的工作,感动总会悄悄涌上我的心头,老同志的无私大度、默默耕耘,新同志的蓬勃朝气、工作热情,都会激励我更加勤奋地工作。 作为组织科长,内心承载着领导的信任、组织的重托,我要把工作的艰辛做为肩负的责任永不退缩,把成功的喜悦作为新的起点永不骄傲。在学习、工作、再学习、再工作这样一个永不停息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用公道正派的理念来塑造组工干部的高尚人格魅力。 (作者:五角场镇党委组织科科长 杨 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