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没有豪言壮语,她没有惊世创举,她做的只是一些平凡小事、零星碎事和不起眼的杂事。然而,她就是凭着这些无足轻重的事,赢得了百姓的赞誉,赢得了社区群众的敬仰,她就是我们身边的活雷锋——顾心兰老人、一个有着近30年党龄的共产党员。她朴实无华,和气友善,见人总是笑眯眯的,在人群中是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老人。然而当您走近她,瞧:那精、气、神,分明透出的就是关爱、理解、奉献。
她助人为乐心贴心
顾心兰是我们公助居民区四乡八邻,家喻户晓的活雷锋。长期以来,她以一个共产党员的党性为支撑,坚持雷锋精神高地,,在争先创优的活动中,为周围的群众服务。九十高龄的葛素珍老人,身患多种疾病,且有严重的白内障眼睛几乎失明。2011年七月的一天,葛老太由于不慎摔倒,造成骨折,这对原本生活就不太方便的老人而言,更是雪上加霜,老人真的很沮丧。顾阿姨得知情况以后,不顾自己也是八十高龄的老人,放弃休息在第一时间,来到了葛素珍的病榻前,问寒问暖,安慰葛老太。由于葛老太躺在床上无法动弹,热情的顾阿姨就天天上门,帮助照顾葛老太,给她当生活助理,一干就是三四个月。顾阿姨曾多次陪同葛老太,进医院打点滴、配药看病,当医生、护士得知,陪同九十岁老人进医院看病的八十岁老太,仅仅是邻居关系的时候,都不约而同地翘起了大拇指。顾阿姨这个生活助理,还经常帮助葛老太进菜场买菜、进超市购物、进银行领工资,甚至倒痰盂的事也成了顾阿姨的日常“工作”。有居委干部关心顾阿姨,希望顾阿姨给自己也多留点关爱,顾阿姨却说,我平时将事情都做了,她们(指帮助对象)就会好多了,我会尽心尽力多做点事的。话语不多,却字字珠玑,散发出阵阵助人为乐的兰花清香。
还有,小区里有个独居老人叫邵亭娥,是个眼睛患有严重残疾的病人(有眼睛残疾证)。外出行动十分不方便,生活的艰辛是可想而知的。长期以来,顾阿姨始终坚持帮助邵亭娥老人,特别是在去年开展网格化组团服务的过程中,顾阿姨更是将邵亭娥老人作为自己的重点服务对象。
学习雷锋,其实最基本的就是人帮人,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要求,也是中华民族的自古美德。顾阿姨用自己的行动,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践行着雷锋的经典名言:“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她善解人意暖人心
顾阿姨性格开朗,说话和气,平易近人,在她的身上始终怀揣着一颗火热的心,胸中藏有一片火热的情,散发着光耀洪流的“爱心”气场,和她在一起使人心情舒畅,温暖有加。
韩锦祥是个80多岁的老人,患有严重肝癌,妻子亡故以后再续弦,由于家庭矛盾的种种原因,导致妻离子散。由于女儿不回家,韩老伯的生活起居,无人照顾,心情十分不好。顾阿姨知晓情况以后,在生活上帮助韩老伯的同时,重点加强了思想上的疏导,进行谈心聊天,缓解心结。而且不失时机地与韩老伯的女儿进行沟通,使得家庭矛盾有所缓解,进而推动了韩老伯生活照顾问题的迎刃而解。韩锦祥老人生活步入了正常轨道,心情也好多了。
还有,前面提到的那位葛素珍老人,在房产问题上与儿子发生纠纷,吵着闹着要与儿子断绝来往,讲了许多过极的话语,一度情绪不好,身体更糟。顾阿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凭着长期以来邻居之间的真诚与信任,千方百计与葛老太交流谈心,说理聊天。在顾阿姨入情入理,循循善诱的引导和劝解下,葛老太与儿子的矛盾得到了有效的缓解。
顾阿姨心底里明白:“助人为乐”很重要,但是“解人心结”更重要。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在今天的社会里,没有什么事比和谐更重要。雷锋活在今天也会这么做的!
她坚定信仰多爱心
顾阿姨从那个时代走来,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已经融入她生命的血液中,《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声常在耳边回荡,她深信:虽然我们今天的社会走进了新时代,但是雷锋精神不会过时。数年来,无论是云南救灾帮困,还是汶川地震募捐;无论是千万人帮千万家的活动,还是社区救急济难帮困助老活动,每一次献爱心的队伍里都少不了顾阿姨的身影。她曾经在居民区担任非全职党支部书记,党组织给她的津贴,也被她用来或送给了需要急用的困难群众;或转赠给了相关的社会福利基金会。现如今,顾阿姨不当书记了,养成的老毛病却改不了了。小区里有一位老人叫谈杏妹,由于患有中风并发症,常年卧床不起,顾阿姨总是将她记在心上,不声不响地就自己掏腰包,买些礼品去看望与床为伴的谈杏妹,令家属也非常感动。
顾阿姨是我们身边的活雷锋,她人如其名,心似兰花,香飘社区,在她身上显露的是当今这个时代所需要的人格魅力和人性光芒,社区的百姓敬重她。
定海路街道公助一村居民区党总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