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第四章 第二节 开展抗日救国斗争
发布日期:2010-07-29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驻在中国东北境内的侵略军——关东军自行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铁轨,反以中国军队破坏铁路为借口,突然袭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随即在以后的4个多月内,日军侵占了整个东北三省。百万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即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这就是日本帝国主义者发动的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他认为,“攘外必先安内,统一方能御侮”。他的安内,主要是指继续“围剿”工农红军、镇压抗日爱国力量和内部排除异己。他的攘外,其实是谋求与日本侵略者的妥协。在当时,只有中国共产党坚决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领导人民开展了抗日救国运动。9月20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罪恶目的是要把中国完全变成它的殖民地,严厉谴责蒋介石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号召全国人民奋起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日军侵占东三省以后,又很快在上海发动武装侵略,企图把上海作为它继续侵略中国内地的新基地。且对五年底,九一人事变的策划者和指挥之一的日本关东军高级参谋饭垣征四郎大佐电令日本驻上海公使馆陆军武官辅助官、日本参谋本部工作人员田中隆吉少佐:“外国的目光很讨厌,在上海搞出一些事未卜……把外国的目光引开,使满洲容易独立。”并给田中隆吉2万日元的活动经费。田中隆吉把这笔钱交给女特务川岛芳子,指示她制造事端,以制造日军进攻上海的口实。1932年1月18日下午,受日本特务指使的日僧天崎启开等5人来到沪东三友实业社门口寻衅闹事,与三友实业社工人发生冲突,结果在川岛芳子的安排下,日僧被人打得一死二伤。于是,在日本宪兵大尉重藤千春指挥下,几十名暴徒和日本海军陆战队于1月20日凌晨2时袭击了三友实业社,放火焚烧了该厂工场。与此同时,日本暴徒还冲到三友实业社附近的引翔港租界警亭,凶残地杀害了准备报警的华人巡捕田润生,割掉华人巡捕陈胜德的一只耳朵,劈掉了华人巡捕来伍兰左手的2只手指,捣毁了警亭。当天下午,日本特务机关又煽动1000余名日侨集会游行,在北四川路上大肆捣毁公共汽车、电车和中国商店,殴打行人,气焰十分嚣张。接着,日本总领事就日僧受袭击一事向上海市政府提出“道歉、惩凶、赔偿、解散抗日会和取缔抗日运动”等无理要求。对日,日本总领事又向上海市政府提出最后通牌,限定在28日下午6时前作出满意答复,否则日方将采取必要行动。国民党政府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无理要求城惶诚恐,不仅逮捕了3名三友实业社工人,还答应接受日方的一切条件。而这一切并不能改变日本侵沪战争的既定方针。1月28日夜,日军发动了对闸北区的进攻,爆发了一二八事变。蔡廷错、蒋光点将军率领的第十九路军,违抗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率部进行抵抗。2月14日,张治中率第五军到沪与十九路军共同作战。经过33天激战,歼灭日军万余人,粉碎了日军“升小时内占领上海”的狂言,迫使日军不得不暂时放弃吞并上海华界的计划。九一人事变和一二八事变的爆发,激起了上海人民反日救国的激情。中共沪东区委领导和发动全区人民开展轰轰烈烈的反日救亡运动。一是组织抗日救国会,宣传抗日。沪江大学在校长刘湛思的影响和支持下,发起召集全市各大学学生代表,在四川路青年会集会,共商抗日救国对策。有22所大专院校的学生代表出席,成立了上海各校抗日救国联合会,选出复旦等11个学校的代表为干事会委员。他们从回顾五四学生运动的成功,看到学生责任的重大;现在日军占领东北,国亡迫在眉睫,自愿郑重担负抗日救国的工作,以尽国民的天职,学生必须联合,联合上海乃至全国学生,来从事为民族求生存的救国运动;坚决反对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反对一切屈服、退让政策。沪东的工厂,也成立了日商纱厂等工人抗日救国会,沪东团区委主编《沪东青工报》,及时报道沪东工人。学生等开展抗日斗争的情况,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1931年11月1日,沪东口商同兴纱厂二厂的2000余名工人召开大会,一致表示即日起退厂,不与日商合作,并指名要求新开的申新六厂(原厚生纱厂,申新买进后尚未开工)接纳退厂的工人,11月9日,同兴纱厂二厂工人全体转入申新六厂上班。二是建立抗日义勇军。沪东各工厂普遍建立了抗日义勇军队伍,随时准备参军参战,抗击日军。三友实业社的抗日义勇军最为突出。该厂共有1000多名工人,主要为男工。组织抗日义勇军的消息一传出,该厂就有700多名青壮年报名参加,编成了一个营,还任命了营、连、排长。他们身穿统一的淡灰色军装(工人自掏腰包做的),每人戴2只袖章,右臂是蓝色的,上写有“义勇军”3个大字;左臂是白色的,上写有“我的工作誓战胜日本”,其中的“誓”字是红色的。他们还做了许多木枪,枪机可以拉开,可以关上,铅皮刺刀镀了镍,远看像真的。他们每天4时起床,操练2个小时军事技能后上班。班长以上人员,每晚7时后还要训练2个小时。星期日,他们还到江湾跑马厅训练。在一二八湘沪抗战中,同兴二厂党员沈小宝等与沪东部分抗日义勇军组成了抗日游击队,辗战在天通庵、北站和真如火车站一带,为十九路军担当后勤保障,伺机袭击日军。三是开展捐助活动。捐助抗日是九一人事变和一二人事变后的重要活动。沪东工人虽然收入低微,生活艰辛,但他们仍然踊跃捐款,有的1元、2元,有的3角、5角,也有的把自己最心爱的东西捐献出来,有的多次捐助。其中,永安一厂职工曾两次捐助东北抗日联军军响,计汇银1900元,沪江大学附中捐120元,英海上海电车公司汇山车栈捐400元,表现了沪东人民炽热的爱国热情。四是抵制日货。沪东人民对日斗争的又一个重要活动,就是极力抵制口货。三友实业社成立了抵制日货宣传队,每周到各商店检查,发现有偷卖口货的即行劝阻,申明民族大义,若店主仍然出售,则用抗日救国会的封条将日货封存起来。他们在引翔港一带商店,经过两次宣传和检查后,店主都自觉地参加了抵制口货的行动,主动将日货封存起来,有的丢到马路上放火烧掉。他们不但积极宣传抵制口货,还相互监督坚持不买回货。抵制口货的活动,使沪东口商纱厂的产品堆积如山,销不出去。五是拒绝修理日军军械。沪东机修厂曾与日方签订了汽车修理合同,但在一二八事变爆发后,该厂工人拒绝修理,以不上班或上班时消极怠工的方法对抗厂资本家“限期修理”的命令,迫使日军从国内派来修理人员。一艘日本军舰到瑞钻船厂要求修理,也遭到该厂工人的拒绝。凇沪抗日战争一个多月,日军虽猛攻我江湾、庙行等地,由于中国军民顽强抵抗,阵地岿然不动。日本军方大为震动,改派陆军大臣为总司令,2月底增派兵力达6万余人,想竭力迅速解决上海事件。在此期间,十九路军伤亡甚大,毫无增援,急电求援。蒋介石竞答覆:“最好……赶快收手,与日方谋求停战,比较援兵不继,改作城下之盟,那时条件更苛。”各地不少将领请命来沪增援,均遭蒋介石断然阻止,竟说:“各军将上未得军政部命令而自由动作者,虽意出爱国,亦须受抗命处分。”由于国民党蒋介石坚持对日本的退让屈服政策,壮烈的油沪抗战以中国军队的撤出市区而告结束。5月5日,国民党政府又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淤沪停战协定》。一二八事变期间,中国军民联合抗战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打破了“抗战三日亡国”、“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占领上海的迷梦,迫使日军不得不暂时放弃吞并上海华界的计划。中国军民的英勇抗战,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的决心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