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鲁四村是各方面工作都比较出色的居委会。作为定点联系该居民区的我,一直在思考着:如何团结和带领小区的广大居民群众把一个起点较高的居委会工作再推上一个新台阶?围绕这个问题,我边思考、边实践,从经验中得出了一些的方法。
思考要跨前一步
深入一线,深入基层,就要与一线相融,站在全局高度,立足一线实际,指导一线党员干部,充分重视联系群众工作的重要性,跨前一步思考工作。我们同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等进行了反复研究,觉得必须要拿出一个能够广泛联系沟通和宣传群众的举措来。当时,正值“迎世博倒计时600天行动”如火如荼开展,也恰逢开鲁四村小区创建市级“绿色小区”的起步阶段,这些活动都需要小区居民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通过研究,大家一致认为“绿色小区”需要一份别具一格的“小区报”,来承担联系、团结群众的工作。于是,我们作出了一个“决议”:出一份“小区报”,取名《开鲁四村之窗》,初定为“月刊”。
参与要上前一步
沉入基层、深入群众,指导党员干部开展联系群众工作,既要当好“教练员”,也要当好“运动员”;既要当引导者,也要当参与者。我主动请缨,担任了“总编”,居民区书记、居委会主任身处一线,责无旁贷地担任了“记者”,一些志愿者则成了“通讯员”,政协办的文印室则成了这个小报的“定点印刷厂”。每期“发行量”104份——4份“橱窗版”,张贴在小区的宣传栏里,100份“家庭版”,发到“一长三员”等居民骨干手中。
谋划要超前一步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基层干部为力求工作面面俱到,而忽视工作项目的长远谋划,最终导致特色活动昙花一现。为此,我积极引导居民区党员干部将目光透过世博,想到了“后世博”,想到了小区今后的和谐建设,合理设计小区报版块内容,使小区报除了围绕“当好东道主,热情迎世博”宣传“世博ABC”、宣传迎世博600天行动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外,还积极反映小区居民服务世博、奉献世博的优秀事迹及民情民意。此后,整个“编辑部”运转正常——“记者”们把稿件或素材及时发到我邮箱,我再“加工”成《开鲁四村之窗》(小样稿)发回居委会征求意见,回复“OK”后,便赶在“一线工作法”活动日之前完成印刷,发至居民群众手中。2009年8月,居民区“两委”班子换届后,又对“小区报”进行了“扩版”,在内容、形式上有了新的提升,并且由新任居民区党总支书记主动承担了“主编”一职。
《开鲁四村之窗》发行至今4年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上情下达、弘扬先进、反映民情、普及文化的知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一扇窗,成为小区居民奔向幸福生活的一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