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线工作法
真情认亲赢民心
发布时间:2015-06-10
联系群众有一个万能的方法,这就是“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
认一门亲,可获一片心
我联系的四平街道凤四居委有一位孤老80多岁了。当我第一次去探望她时,发现她家中一贫如洗。居委干部说,她每月仅靠一点救济金补助生活,我听后心里非常酸楚。我想:就把她当成是自己的妈妈吧。之后,只要我一有时间就会去探望她,带上一点水果和日常用品。到后来,知道我要来,她便会准时地在大门口等候。每每这时,我心里便会涌起一股暖暖的感动。这件事,不仅使我和老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还拉近了我和更多群众的距离,老百姓由此改变了对我们这些干部的看法,并且给我的工作以极大的支持:我到居委会上课,对物价立法工作等知识进行普及,参加的群众都拍手叫好。
获一片心,可破大难题
价格部门有一项“低保家庭和低收入家庭的日常生活收支调查”工作,原本以为并不会太容易。但因为我们和群众的距离近了,感情深了,居民们便非常地理解、支持我们。居民们每月居家过日子的必须开支调查:水电煤、油盐醋、每日菜钱,还有孩子的学费、难免的医疗费……被我们结合“一线工作法”的开展,深入到每家每户。我们带着物价部门的调查工作,与居民群众拉家常式地仔细核对日常生活开销,并组织这些家庭互相交流日常生活技巧,讨论如何减少支出。由此获得了群众的认同,也获得了一系列具体、可靠的老百姓的生活开支数据,及时汇总后上报市价格部门。这样,当通货膨胀影响到百姓切身利益时,就为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时将价格上涨因素和低收入困难家庭的补贴相结合提供了依据。
通过点点滴滴的事例,我们赢得了群众对发展中面临的困难的理解,为不稳定因素的及时消除提供了机制的保证。几年来的“一线工作法”实践,也让我明白了:只有实实在在地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认真开展调查研究,与群众思想上合拍,感情上共鸣,才能获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