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清单 补短板 破难题——大桥街道把“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转化为具体行动

发布日期:2015-10-29

列清单 补短板 破难题

——大桥街道把“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转化为具体行动

 

历经去年的 “双创”,大桥社区的城市面貌有了一定的改观,但市容环境一直是社区治理的一大短板,整治工作稍一放松,就容易出现回潮。补短板,需要各级领导干部敢碰硬、敢负责、敢担当,不仅要补上工作中的短板,更要补齐干部作风和状态短板。近期来,大桥街道把补短板与“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把专题教育的成果转换为推动当前改革发展实实在在的举措。

小巷“新官”理旧账

周家牌路盗窃案多,要求安装监控设施;富禄里电线老化,要更新电线;长眉水管爆裂,存在安全隐患;幸福村要求修缮路面;方子桥要求整治建筑垃圾……近期,居委会换届改选之后,街道集中征集了一批群众急难愁问题55项,并列出“问题清单”,针对每一项问题制定专项整改措施。

这几天,周家牌路159弄附近的倒粪站装上了除臭设备,居民们终于告别了常年异味相伴的日子;西方子桥、杭州路等部分路面坑洼不平、积水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红房子地区脏乱差回潮,街道立即采取增设保安、补种绿化、加大保洁力度等多项举措开展整治……目前,急难愁问题中30项已妥善解决或正在处理中,22项有望年内完成。

对“三合一”敢动真格

临青小商品市场是大桥社区“小有名气”的集市之一,该场地原属国企上海第一铜管厂。20124月更名为临青小商品市场,市场占地面积为8300平方米,现共出租摊位94家。

今年8月下旬,区委书记诸葛宇杰暗访调研安全生产工作,暗访对象之一就是临青路小商品市场。走进市场,原本不宽的过道两旁堆满了各类商品,显得拥挤不堪。不少商户更在此“安家落户”,私接电线,使用大功率电器,还有的在里面生火做饭。导致这里形成了一个典型的集居住、经营、仓储“三合一”场所。市场仅有的灭火器早就破旧不堪,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小”市场里存在“大”安全隐患问题。街道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通过约谈临青小商品市场的法人代表,明确告知其作为市场的经营者必须直接出面,在规定的时间内对市场内所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行全面整改,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必须由相关经营企业承担,杜绝了市场的管理者对整治工作常常抱有的拖拖时间、赖赖责任、靠靠政府的想法。

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临青小商品市场的整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如今,原租住在市场内的49家人员已全部清退,缺损的消防灭火器材也都进行了增配,对市场内私接电器、乱拉电线的商铺进行了限时整改。该市场原存在的安全隐患得到了较全面的整治。

下一阶段,街道还将继续完善监督管理,严防已整治的安全隐患出现回潮:一是要求市场管理方切断已清退租住房屋内水电,清空屋内所有家具,防止人员回搬。二是将继续安排社区平安志愿者与街道安监队员每天进入市场巡查,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发出通报,并及时采取措施,使巡查、整治工作纳入常态化管理。

要有啃硬骨头的精神状态

短板,往往都是“硬骨头”,很难“啃”。大桥的周家牌路小学群租情况是多年来的“老大难”问题。该学校多年前已停办,2010年区教育局出租给王某,后由其转租给了刘某,刘某擅自将该小学房屋分割成了98个小房间用于群租,最多的时候里面住了178名外来人员。入住人员复杂,在治安消防、人员管理等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周边居民对此反映强烈。

街道对周家牌路小学群租情况进行分析后发现,由于王某处于失联状态,教育局收不回房子,又因为曾多次开展清退工作但都未成功,导致租住人员对清退工作产生了不太当回事的疲态。

整治工作一度陷入瓶颈。这个时候需要打破常规、创新思路,街道明确该项整治工作要疏堵结合。一方面,对周家牌路小学租赁人员的情况、消防治安的隐患开展检查登记清退。另一方面,街道多方联系刘某,反复向其宣传违法经营群租房可能导致的后果和将要承担的责任。经过多次劝导,刘某主动配合清退工作,成功清退了所有租客。

随后,街道“趁热打铁”,及时组织人员对周家牌小学进行大规模整治,对分隔住房全部予以拆除,对小学操场上租赁户所停放的10余辆用于违法经营的车辆全部进行了收缴,清理搬运各类垃圾20余卡车,杜绝了违法租赁的再次回潮。周家牌路小学群租这块“硬骨头”,终于“啃”了下来,清退工作获得了居民们的一致认可。目前,街道正筹划将周家牌小学建成社区睦邻中心,真正服务于周边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