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区融合“四方”资源激发科研人才创新创业

发布日期:2015-04-08

杨浦区注重融合政府与校、所、企、社等四方资源,激发区域科技创新创业能量。目前全区有20家科技园区,培育6000余家科技型中小企业。

区、校融合,推动大学老师创新创业。坚持资源共享、风险共担、载体共建、利益共赢,与区内外主要高校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定期会商区校合作项目。科学编制大学周边土地规划,与高校共建7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成为高校优势学科转化产业优势的平台,区校共建环同济知识经济圈2015年产值预计达到300亿元,成为上海建设“国际设计之都”核心区。园区科技型中小企业80%以上具有高校背景,创业群体以高校教师和科技人才为主。与各大学强势学科相对应,相关科技园形成了生物医药和电子信息产业、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电力电气业、运动产业等特色产业。

区、所融合,推动科研人才创新创业。区域内有百余所科研院所,其中省部级院所14所,拥有雄厚的科研实力、优秀的科研人员。与研究院所强强联合为推动科技园区发展开拓了新模式。如依托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二十三研究所,建立了物联网科技园;依托上海电缆研究所,建立了上海智能电缆科技园。筹建上海科学院仪器仪表所科技园、海军医学研究所科技园。与上海电控研究所战略合作,开展北斗卫星导航应用示范工程。区所共建专业特色园区发展定位明确,以物联网、智能电网为主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始萌生、发展,并正在形成产业集群,成为区域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产业发展亮点。

区、企融合,推动企业研发人员创新创业。与香港瑞安集团合作,建设了创智天地园区,投资总规模100亿元,建成后总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目前已建成30万平方米,重点引进以跨国公司为主的总部级研发和销售中心,如EMCIBM、甲骨文和易保软件等,与宽带资本共建的上海云计算创新基地也入驻创智天地。与上海远程教育集团合作建立了上海教育服务园,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合作建立了中船工业科技园,与市城投公司合作建立了新江湾城“湾谷科技园”。201411月科技部正式批复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落户湾谷科技园。大公司的人才溢出效应逐步释放,企业研发人员创新创业日益增多,集聚了众多核心竞争力强的创业企业,形成了大、中、小企业共存共荣良好生态。

加强区、区融合,推动科技金融人才创新创业。以打造“科技金融功能区”为契机,与美国旧金山湾区委员会、硅谷金融集团等开展系列合作。先后与湾区委员会签订全面合作框架协议、硅谷金融集团合作设立了2亿美元的盛维资本中美合作基金。2012年湾区数字化产业园落户杨浦,成为湾区企业登陆中国的窗口。之后,美国硅谷银行上海代表处、美国加州驻华贸易投资代表处落户杨浦。2013年,美国硅谷银行与浦发银行合资成立了浦发硅谷银行并落户杨浦,成为全国首家专注于服务科技创新产业的合资银行。杨浦逐步形成了包括创新金融产品,集聚PEVC、产业基金,推进企业上市等在内的多元化融资服务体系。与硅谷金融集团合作设立了2亿美元的盛维资本中美合作基金,共同组建中早期风险投资基金、引导基金管理公司和小额科技贷款公司,并将规模3亿元的区政府引导基金委托硅谷金融集团管理。截至2013年,共帮助5000户次中小企业融资约3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