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金奖银奖 不如群众夸奖

发布日期:2014-06-12
 

金奖银奖  不如群众夸奖 

——记区社工委书记林通

 

“没有动迁盼动迁,等来动迁怨动迁”。动迁,如今几乎成了部分居民又爱又恨的话题。而哪个“一线工作法”领导正逢联系动迁小区,无疑将会陡添许多的“麻烦”。不过,也有人不在意“麻烦”。杨浦区社工委书记林通就是这样一位领导干部,他在联系平凉路街道兰州居民区时,恰逢小区52街坊动迁,以此为契机,林通做了大量的好事实事,受到那里老百姓赞不绝口的夸奖。

8年前,兰州居民区52街坊开始动迁。由于众多原因,动迁进程缓慢。几年来,受动迁影响小区缺乏管理,居民的居住质量明显下降:弄堂里缺少路灯,下水道破碎不畅,垃圾堆积成一个个死角……更有甚者,拆房队将未拆的房屋借给外来人口集居,噪声扰民;一些人随地大小便,让弄堂臭气熏天;一些人私拉高压电线,造成不安全隐患。特别是遇上台风、暴雨,拆迁地块阴沟堵塞、管道漏水,造成排水不畅,路面积起水洼;房屋漏水严重,不少居民屋内房顶撑雨伞,地面上水漫金山。雨水过后,居民家中阴冷、潮湿、霉气冲天,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也造成了居民较多的抱怨。

林通作为联系兰州居民区的“一线工作法”领导,当获知这一切后,深感自己责任重大。自此,他不断地走家访户、倾听意见,多少动迁家庭留下了他的身影,和党员骨干、困难群众商讨共度时艰的措施。兰州路451弄有一位80多岁的独居老人住在危房里,林通走访后迅即与物业公司联系,取得支持及时加固了整条弄堂的房屋,维修了通道地面,使居民得以正常出行。动迁基地布满了一个个垃圾死角,日积月累成了苍蝇蚊子的孳生地。林通协调有关部门进行了清除和喷洒药水,解决了居民生活中的祸害。为了治理外来人口混杂的问题,林通又与街道综治办、外口办一起,深入居小区检查安全隐患,把多年来疏于问津的外来人口管理问题规范起来。这一件件实事倾注了林通的大量时间和心血,却换来了许多居民真正的实惠。

困难居民是林通在践行“一线工作法”中特别关注的群体,他经常定期上门关心,定时上门慰问,使社区弱势群体及时感受到党和政府关心与温暖。龙江路457号有个小学生,几年前因妈妈改嫁,爸爸猝死,只能随姑姑生活。但姑姑生活、居住条件也很困难,林通就设法为孩子联系了一家结对帮困单位;逢年过节,林通又都会给他送上慰问金和慰问品。他姑姑激动地说:“谢谢党和政府的关怀,我一定要教育孩子牢记这份情和爱,好好读书,掌握知识,将来更好地回报社会”。兰州路481弄有个困难家庭,父母都是老党员、社区优秀志愿者。几年前因年老体弱瘫痪在床,后来自己又患上了大病,不仅家庭经济困难,而且生活也无人料理。林通深情地对居委干部说,“我们一定要对长期支持社区工作的老党员、老同志倍加关心,关心他们的生活和身体状况。”并设法帮助这个家庭解决了许多具体困难。

林通在长期的实践中,以“一线工作法”为平台,把爱民、亲民、为民转化为一个又一个的具体行动,赢得了老百姓众口一词的热情夸奖。可挂在他口中的话却是:“为民排忧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