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实相济践行三严三实要求
严实相济践行三严三实要求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三严三实”讲话的体会
区信访办 区市民信访接待服务中心 戎林海
今年3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全会安徽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这一重要论述,从党性修养、为政之要、为人准则等方面对全体党员干部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学习,我深深感到“三严三实”要求,不仅高度概括了我们党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所有要求,也饱含着人民群众对领导干部的所有期盼,是我们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的体会是:
一、深刻理解“三严三实”要求的丰富内涵是学习的首要任务
“三严三实”是党中央在全面深化改革开局之年、加强作风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关键时期,向全党发出的深入推进作风建设的动员令。“三严三实”从锤炼党性、用权为民、为政清廉、求真务实、敢于担当、公道正派等方面,深刻阐明了新时期作风建设的新要求,是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三严三实”既是正心修身的思想守则,也是干事创业的行动准则,体现了内在自觉与外在约束的辩证统一。“三严三实”质朴凝练、微言大义,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要义,充分体现了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的本质要求,充分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从严从实的鲜明执政风格。
学习并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对于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推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三严三实”要求是每个党员干部为党工作为民服务的座右铭
“三严”的核心就是要用“过硬”的作风来做事。老百姓评价一个领导干部好不好,一是看他思想品德好不好,廉洁不廉洁、过硬不过硬;二是看他能不能干事、能不能干成事,能不能为百姓造福。“三严”要体现的就是:一方面,领导干部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经得住考验,严守党纪国法,自觉做到不义之财不取,不义之利不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八小时之外廉洁自律;另一方面,领导干部要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严格按照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忠实履行领导职责,始终做到秉公用权、不以权谋私,依法用权、不假公济私,廉洁用权、不贪污腐败,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八小时之内廉洁奉公。
“三实”的核心就是要用“实干”的精神来做事。正所谓“工作靠抓,事业靠干”。党和人民对领导干部的要求是:真干而不是假干,实干而不是虚干,为党和人民干而不是为自己干,这既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基本内容,也是衡量领导干部是否让人民满意的试金石。“三实”就是要以实干为荣、以实干为责,脚踏实地地干好每件事,不做夸夸其谈、光说不干、哗众取宠,一遇到矛盾和问题就束手无策的理论家,做善于破解难题、打开局面、能办实事、不事张扬的实干家。
因此,“三严三实”是各级领导干部最好的座右铭,我们必须作为一种智慧来珍视,作为一种修养来展示,作为一种品格来提升,作为一种官德来修炼,作为一种精神来弘扬。唯其如此,才能以突出的政绩造福于民,让人民高兴;以过硬的作风取信于民,让人民放心。
三、“三严三实”要求是每个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标尺和航标
以严正己,才能为政清廉。清正廉洁是领导干部的政治生命线,是行使权力、履职尽责的基本前提,不能有丝毫的放松和动摇。因此,以“严”字当头,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是各级领导干部反省自身的必修课。唯有责己从严,才能获得“其身正,不令则行”的感召力,只有秉公用权,才能具备“不怒自威”的公信力。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务必坚持“以严正己,清廉为官”的理想信念,才能始终做到一尘不染,保持浩然正气,提高拒腐防变能力,用实际行动维护党的纯洁性。
以实导行,才能干出实效。实干才能锻炼能力,落实才能提高水平。各级领导干部是各项事务的决策者,也是群众路线活动落到实处的推进者。因此,我们应该严格按照“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要求,坚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切切实实地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四、贯彻“三严三实”要求,践行群众观念,提高工作实效
“三严三实”要求对于各级领导干部来说,既是一把尺子,也是一个标准,我们应该按照“三严三实”要求,在工作中不断增强群众意识,坚持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一要恭听民声,提升亲和力。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民声,汇集民智。只有深入到群众中去,才能听到群众的真实心声,才能增强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不断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二要体察民情,提升号召力。信访工作直接面对的是广大普通群众,要想在工作上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就必须提高做好宣传群众工作的能力。要紧密结合群众工作、生活和思想的实际,紧紧围绕群众最为关心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将书面语言通俗化、口语化,运用群众容易接受的语言和方式,做好思想宣传工作。三要照章办事,提升公信力。在利益关系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下,解决问题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我们要尊重群众,把人民群众的意愿、要求和利益作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广大基层干部要准确把握政策,不断加强学习,强化素质,努力提高自身政策水平。同时,要牢固树立依照法定程序办事的观念,坚持做到解决问题要依法,处理事情要依规。四要真心解忧,提升凝聚力。要真心实意地确立群众至上的观念,牢记宗旨,关注民生。着重是要切实解决好与群众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实际问题,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让群众感受党和政府的温暖。在遇到有群众矛盾的棘手问题时,不能因为群众对政策理解不全面,不深刻,而推诿扯皮,方法简单,敷衍了事,相反要认真反思,仔细分析问题发生的根源,弄清起因和诉求,根据群众反映的意见和提出的要求对照法律政策,耐心地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对群众的合理要求要尽可能地予以解决,对提出的一些过高的或不符合政策的要求,要实事求是反复加以说明和解释,做好群众的思想疏导工作,以化解社会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