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简报第116期:区房管局在落实整改中发挥责任主体的主导作用 健全完善小区综合治理模式

发布日期:2014-09-28
 

区房管局在落实整改中发挥责任主体的主导作用健全完善小区综合治理模式

 

五角场镇浣纱四村建成于1998年,是一个以售后公房为主,集商品房、学校、办公楼于一体的混合型小区。有着大多数“老式公房”小区的通病:道路坑洼、设施陈旧、停车困难、治安隐患等不同程度的存在。由于历史原因,小区部分房屋维修资金也一直没到位,维修率却居高不下,给小区居民生活带来了不便和困扰。

教育实践活动进入“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环节后,区委副书记朱勤皓要求区房管局在整改落实中要充分发挥责任主体的主导作用,以为民务实为本,解决售后公房、老式公房的管理服务难题,力争做一件成一件、老百姓满意一件。区房管局认真贯彻区委牵头领导的整改要求,紧扣《中共杨浦区委常委会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方案》第39条关于“探索多样化的小区管理模式,探索研究售后公房管理和服务新思路、新办法”等整改内容,大力推进业主主体作用的发挥,以解决群众急难愁问题为落脚点,促进业委会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一、房管部门强化行业指导监管。一是完善诚信服务评价机制。建立了浣纱四村物业服务企业及小区经理的信用信息档案,完善信用信息的收集、披露、使用、监管制度,落实约谈和诚信记分制度,作为物业招投标、物业企业资质评级、项目评优的重要依据。二是强化日常监管机制。制定落实了浣纱四村物业服务“四查”制度,即:小区经理每天巡查、物业服务企业双周检查、房管办事处每月督查、区房管局随机抽查。充分了解掌握业委会日常运作情况,对业委会日常运作依法履职、工作制度建立、维修资金使用、公布等执行情况进行指导监督。三是培育市场化运作机制。转变“大包大揽”的行政管理模式,引导业主通过有效发挥主体责任作用,解决物业管理服务模式、物业企业的选聘、维修资金的筹集、公共设施设备维修养护等问题。

二、镇和社区加大牵头指导力度。镇政府建立了由分管领导牵头,各职能部门参加的住宅小区综合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协调解决住宅小区综合管理热点、难点问题。指导帮助社区建立由居民区党组织牵头,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企业组成的“多位一体”住宅小区综合管理例会制度。发挥社区物业管理党建联建平台功能,加强对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换届改选及日常运作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协调处理物业管理综合事务纠纷。镇政府牵头房管部门多次协调,引导浣纱四村小区业委会通过法律途径诉讼追缴维修资金62万元,利息4万元,停车费37万元,其他费用21万元,解决了维修资金不到位的问题。

三、业委会不断加强规范化建设。一是强化自身和规范化建设。在房管局和镇政府的指导帮助下,开展业委会筹备(换届)、物业服务企业选聘、维修资金使用管理,以及日常运作制度化建设等的政策法规及业务知识培训,建立健全业委会规范化工作制度。二是宣传引导,深化意愿征询。通过广泛宣传,引导业主逐步树立“有偿服务、优质优价”的物业服务消费意识。同时,通过业委会例会和居民座谈会征询各方意愿,协调处理小区管理和公共设施设备更新维护中出现的问题。如,在今年周边地区盗窃案频发的情况下,业委会征询广大业主意见后,在每栋楼一楼围墙上安装了脉冲电子围栏,大大改善了小区的治安环境,受到了居民群众的一致认可。三是定期接待,接受群众监督。定点定期接受业主的咨询和投诉,并及时将业主大会、业委会协商小区管理中的相关事宜及处理决定等向全体业主公布,接受居民群众监督。如,有居民向业委会反映小区生活垃圾乱丢弃,造成夏季异味、蚊蝇滋生等问题,业委会核实后,购买了一款脚踏式带盖垃圾桶,替换下沿用多年的无盖垃圾桶,引导居民丢弃垃圾入箱。

 

区民政局找准养老服务问题症结 认真整改见成效

 

区民政局在“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环节,积极贯彻《中共杨浦区委常委会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方案》的要求,在区委牵头领导,区委常委、副区长丁欢欢同志的具体指导下,突出自身职能特点,不等不靠、立行立改,实事求是、知行合一,快速启动区委整改方案中第37条关于“扩大‘老年宜居社区’试点范围,出台区养老设施规划,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事业,完成全年新增养老床位目标”等整改事项的推进。

一、扩大“老年宜居社区”试点范围。在平凉、延吉和五角场3个首批试点街道的基础上,逐步向其他街道、镇推广,争取到2015年,所有街道、镇均能创建成功。一是开展专题研讨。与复旦大学专家合作,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养老需求征集等方式,及时把握老年人实际需求,为本区老龄工作提供建议对策。二是成立专家顾问团。聘请一批养老领域的专家、资深人士,作为顾问团成员,为试点工作献计献策。三是开展实地调研。在上半年对平凉、延吉和五角场3个试点街道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总结试点经验,比如延吉街道打造“睦邻社区”、平凉街道主推“长青家园”,为下一步扩大试点范围提供样板。下半年增设控江街道、五角场镇为第二批试点单位,加强点上指导,为面上推广探索路子。四是起草评估标准。与上海大学合作开展评估体系调研,启动《杨浦区老年宜居社区评估标准》(试行版)的编制,计划于年底前完成。

二、出台区养老设施规划,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事业,完成全年新增养老床位目标。一是参与编制区养老设施布局规划。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与区规土局、区发改委等部门开展了我区近中远期养老设施建设规划编制工作,预计将于年底前完成。各期规划中,近期规划(至2020年)要确保我区顺利完成市政府“十二五”及“十三五”规划的建设任务。二是积极推进养老床位实事指标任务落地。2014年全年将新增公办养老床位580张,新江湾养老院(300张)已完成立项备案审批,目前正在项目总体设计文件审查报批阶段,争取年底前动工;延吉第二敬老院(285张)计划春节前完成装修工程。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