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英同志先进事迹
一、师德高尚、爱生如子,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陈小英同志坚持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宗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将每一位学生视为自己的子女,倾注爱心,奉献真情,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在端正学生学风方面,她发现学生对古文背诵有畏难情绪,就率先当堂背诵,示范扎实学风;在鼓励学生学习方面,她在家里一改到学生的好作文,就马上打电话给予热情鼓励,增强了教育激励的时效性;在关心学生生活方面,她及时为早恋学生排解成长烦恼,为寝室关系紧张的住宿生化解矛盾,为家境不好体质差的学生送上滋补品、课外书籍……2007年,52岁的陈小英同志被全校学生评为杨浦高级中学十大“最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
二、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教育研究成果无数
28年来,陈小英同志一直坚守在教育一线,她深入班级、扎实实践,深入学生、不懈研究,积极探索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策略,努力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被学校同事称为“不拿班主任津贴的班主任”、“来自一线的教学专家”。在探索实践中,她一边夯实自身的教育理论,一边反思自身的教育实践,不断积累教育经验,优化教育策略,凝炼教育艺术。在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方面。她通过实践与反思,逐步形成了“五个把握”的建设策略,即把握好严格要求和关爱学生的关系,教育被接受尺度和教育宽容尺度的关系,学习积极性调动和学习持久性保持的关系,教育激情发挥和教育理论应用的关系,理解学生与尊重学生的关系。该策略在杨浦区各校不断推广,颇受好评。在语文教学科研实践方面。她领军杨浦语文课题研究,近年参与和主持的三个市级课题,分别获得市级二等奖和三等奖;发表论文40多篇,出版了《教师的审美情趣》《说明文写作》等多本专著,总计发表文字60多万字。她领军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索,在全国范围内开了许多探索课。其中,《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如果优美的文字离我们而去》等语文教学改革探索课,得到了外省市教育专家的高度认可,对国内教育界产生了积极且深远的影响。
三、甘为人梯、扶持青年,培育后辈誉满全国
陈小英同志作为上海市名师培养工程语文基地主持人,立足教育发展全局,面向语文教育的未来,积极培养语文青年教师。她致力于青年名师培养,针对青年教师成长的瓶颈问题,确立了“突出学科本位,打造一个课堂教学研究实体”的培训思路,精心组织丰富而务实的培训活动,深入课堂听随堂课,面对面给予学员悉心点拨,指导的足迹遍布上海各个区县,其基地工作为上海基础教育名师培养模式的构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她致力于偏远地区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多次到陕西、新疆、云南等地开设语文青年教师培训课程,培训内容深受学员好评,有力提升了这些中西部地区青年语文骨干教师的综合素养。
28年来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28年来无怨无悔地付出,28年来执着探索不断进取,陈小英同志在三尺讲坛上展示了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的先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