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剑雄:守住底线,严以律己
守住底线 严以律己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着力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重要讲话有感
丁剑雄
在今年开展的“两学一做”专题教育活动中,我认真参加了本单位的集中和自学习近平总书记重要系列讲话精神的学习。我个人深受教育,很受鼓舞,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向全国、全世界昭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的决心和信心,也向全党全国发出了凝聚力量、攻坚克难的动员令。
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篇《着力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重要讲话中强调:“概括起来说,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党的干部必须敬畏权力、管好权力、慎用权力,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保持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
清正廉洁都是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管住自己,就要守住干净的为官底线,就要时时事事严以律己。
严以律己,就是自律。从古至今都是把能否严于律己当作衡量一个人道德修养高低的标准。领导干部要处处带头,当然,在道德修养上,也要做表率。因此,从高标准上看,领导干部应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情况下都做到自律,在思想,品德,行为上从严要求自己。
一、领导干部所担负的政治责任必须要求严以律己
对于领导干部来说,自律很重要。一个干部的自律,可以影响周围一批人;整个干部队伍的自律,可以带动党员队伍;全党自律,就会示范全社会。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是我们政党的性质所决定的。党章第六章是对党的干部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提出要求,其中第三十四条第五款规定,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坚持原则,依法办事,清正廉洁,勤政为民,以身作则,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自觉地接受党和群众的批评和监督,加强道德修养,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反对官僚主义,反对任何滥用职权、谋求私利的不正之风。这方面,老一辈革命家严以律己,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1949年开国大典前后,毛泽东主席收到一封来自家乡湖南的信,一位亲戚希望毛泽东主席为他在北京安排工作。毛泽东主席拒绝了这位亲戚的要求。周恩来几十年如一日为党工作,从不占公家一点便宜,他常说“我们是人民的勤务员,要时刻防微杜渐,丝毫不能特殊化”。朱德对儿女要求特别严格,从不为他们搞特殊化。他常对孩子们说:“生活上要自力更生,不要依靠我,工作上也不要靠我去当官,共产党不是凭哪一个人就可以做官的,而是靠自己的本领,能干什么干什么。”
我们每一个人,一生中,总会生病。生病,表面上看,是由于病菌的入侵,但深层原因是身体免疫系统出了问题。因为,病菌一直是存在着。我们的免疫系统强大了,就能抵御病菌的入侵。同样的道理,廉洁自律是拒腐防变的“免疫系统”,是领导干部拒腐防变的第一道防线。外部消极因素的作用,复杂环境的影响,固然是一个人产生腐败行为的起因;但自身免疫力、抵抗力的减弱、丧失,则是一个人腐败行为生成的基因。现阶段,领导干部面临的诱惑形形色色,特别多,腐朽思想和腐败现象滋长的土壤和生存的空间依然没有根除,它对于社会肌体、社会成员产生了许多不良的影响。能否经受住考验,取决于领导干部能否严恪自律。
二、领导干部严以律己关键在于守住底线
从2013年开始,中央电视台经常播放的一则廉政公益广告,叫“人生不能越界,底线必须坚守,”是羽毛球世界冠军林丹演出的。这则广告告诉我们,做人做事,越过了底线,失去的也许永远无法挽回。我们干工作有底线、用权上底线,同样,做人有底线、廉洁自律也有底线。
有人说,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既然湿了鞋,干脆洗个脚;既然洗了脚,干脆泡个澡。这是一个不断放松自己的要求,一再突破底线的极端说法。剖析违纪违法腐败分子蜕化变质的轨迹,许多是从做人、做事、用权、交友这些最基本的方面出问题开始的。
领导干部如何守住底线呢?个人的意见,从用权需谨慎、交友要有度、从政守规矩三方面做起。
用权须谨慎。领导的工作,简单地说就是用权。要用好权就要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为谁用权、如何用权、怎样安全用权问题。领导干部应当为谁用权?当然是为人民群众用权。道理十分简单:第一,权力是为民的工具或手段;第二,领导干部的权力,属于公权,不是私权。公权就要公用,就像公款就要公用一样;公权不能私用,就像公款不能私用一个道理。对领导干部来说,用权谋私,不合法,不安全。讲到不合法,我们国家的法律一而再、再而三地要求领导干部权为民用,刑法对用权谋私有严厉的惩罚规定。讲到不安全。每一次用权谋私,等于给自己增加了一份危险。严重的用权谋私,就会断送自己的政治生命。领导干部最伤害自己的行为,就是用权谋私。刘铁男,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把权力变成牟取个人利益的工具大肆收受贿赂,最终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教训很深刻。
交友要有度。领导干部也有正常的社会交往,但如何对待社会交往、与什么人交往,都需要认真把握。领导干部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在社会交往问题上应有更加审慎的态度,更加严格的要求,不能随便交友、滥交友,更不能把人际交往异化为酒肉关系、交换关系和金钱关系。交好友,可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反之,交友不慎,则可能是互相利用、互相攻击,尔虞我诈,甚至被拉下水,最终追悔莫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胡长清,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因受贿罪被判处死刑的省部级干部,(刘青山、张子善案件是严重贪污盗窃国家资财)他与某大款就是一对相互利用的所谓“朋友”。大款后来形容他们的关系时说:“游鱼贪食,钓者诱之;人皆为鱼,我则钓者。”领导干部一定要注意净化自己的社交圈、生活圈和朋友圈,善交益友、乐交净友、不交损友,远离“小圈子”“小兄弟”,不与不法商人勾肩搭背,特别是对那些千方百计套近乎、拉关系、送好处的人,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不为所动、不为所用。
从政要规矩。一支队伍没有规矩,就会是一盘散沙,毫无战斗力;一项工作没有规矩,就会急事办不妥,难事理不清,大事办不成;一个社会没有规矩,就会失去秩序,陷入混乱。江泽民提出,铲除腐败现象,首先要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抓起。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干部,要经常在自己的耳边敲响反腐败的警钟,严格要求自己,时刻注意检点自己的言行,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好的榜样。胡锦涛指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把加强党性修养和自我约束结合起来,模范遵守法律法规和廉洁自律规定,做到学和用、知和行的统一。
2010年,出台了《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廉政准则》提出的八个“禁止”,五十二个“不准”,就是领导干部从政要坚守的规矩。
2014年,区委出台了《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实行“十不准”、“十必谈”、“十问责”的实施意见》,也对领导干部从政,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因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范围内的从严治党责任,虽未造成严重后果但已带来一定影响并可能造成不良后果的行为进行问责。
所以,领导干部一定要明白,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哪些该大力提倡,哪些该坚决反对,守住底线,清正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