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萍: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发布日期:2016-09-05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区财政局党组书记 局长  朱 萍

根据区委组织部、区机关党工委的部署和本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安排,近期,我通过个人自学,带头参加局中心组学习、局领导班子集体谈心(学习)会等方式,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重点就落实区委“讲诚信、有格局、作表率”的要求,带领全局干部用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进行了思考,主要有以下认识和体会:

一、坚持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进一步落实从严治党要求,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强调要讲规矩,就是要当老实人,始终保持敬畏之心,一是一、二是二,不要讲谎话、虚话。班子正,则队伍正,班子强,则队伍强,要认真贯彻区委《关于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实施意见》,落实“十不准”“十必谈”“十问责”等工作要求,将本局贯彻落实从严治党任务进行细化分解,班子成员要以身作则,带领全局党员干部逐项落到实处。在履行财政职能过程中,讲规矩就是要讲法治,全面、及时、准确地贯彻《预算法》等法律法规和财政政策,增强法规、政策实施的有效性,尤其是保障各项民生政策落到实处,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为此,我们要按照《预算法》的要求,进一步深入推进财政预决算公开,以预算的公开透明促权力监督、促制度创新、促管理规范。进一步加大盘活存量资金力度,减少沉淀资金,优化支出结构;增强支出责任意识和效率意识,加强财政资金绩效管理,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重点聚焦预算管理、资金分配等业务环节,在行政事业单位全面建立、有效实施内部控制制度,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效能。进一步完善公务卡制度,围绕提高公务卡开卡率、报销率和降低现金率的要求,加大对大额现金使用的监管力度,强化考核通报和问责机制,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做好信息系统建设和数据统计分析,巩固和深化公务卡制度改革成果。

二、坚持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进一步统一思想行动,凝心聚力推进各项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牢固树立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自觉从大局看问题,把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定位、摆布,做到正确认识大局、自觉服从大局、坚决维护大局。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工作更需要从大局考虑、为大局服务。财政干部在日常工作中普遍较多地关注具体事务,讲格局、顾大局的意识还有待加强。因此,按照区委提出的“干部要讲格局”的要求,牢固树立机遇意识、目标意识、整体意识,谋事干事都要放眼杨浦的全局、上海的大局、全国的大势,甚至是世界的潮流;要着力加强财政干部队伍思想建设和培训力度,从更高的层次和角度出发,把握财政改革的方向。当前,杨浦的转型发展正处于以科技创新、城市更新、自我革新为工作基调,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城市建设转型、社会治理转型的关键阶段,继去年被确定为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之后,今年又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首批“双创”示范基地,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今年,区委、区政府提出“区级财政上百亿、旧改决战平凉西、基础设施抓双十、文明创建靠大家、三严三实作表率”的重点工作,明确了“6+10”重点调研和重点督查工作。我局的中心任务,就是聚焦这些重点,发挥财政的支持保障作用。要完成区委、区政府交给财政的工作任务,关键在于局领导班子、在于财政干部队伍建设:一个班子只有相互补台才会好戏连台,如果相互拆台,就只有一起垮台,要继续通过集体谈心学习等方式,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增强班子的凝聚力、领导力和执行力;共同用事业凝聚干部人心,激发大家的工作热情,营造风清气顺、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具有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团队合作精神的工作氛围,打造一支政治素质高、财政业务精、综合能力强的财政干部队伍。

三、坚持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进一步打基础、补短板,强化班子队伍责任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是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担当的本质要求是坚持原则、认真负责,共产党人最讲“认真”二字,勇于求真,敢于较真,不容一丝马虎,不留一个漏洞。财政政策的落地生根、财政职能的有效发挥,离不开严肃的财经纪律和良好的财经秩序。因此,我们要牢固树立问题意识和底线思维,做到区委要求的“如履薄冰、如坐针毡、如临深渊”,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和财政法律法规,夯实基础、补齐短板强化责任担当。当前,要着力加强财政支出预算执行管理,切实加快财政支出执行进度,督促各预算部门将预算执行与落实区委、区政府确定的重大项目、重大任务相结合,同步推进落实,切实提高预算执行的时效性;在预算编制工作中,要将政府的收入和支出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加强结转资金与年度预算的统筹力度、中期财政规划与年度预算的有机衔接、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有机结合、项目支出的规范管理;要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各项制度,继续严控“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杜绝铺张浪费和奢靡之风;要进一步强化财政监督职能,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精准度和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