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砺初心 奋楫担使命】社区“小书记”撬动治理“大格局”(3)
编者按:近年来,杨浦区委组织部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居村干部队伍建设和激励关怀的若干措施》(沪委组〔2022〕发字101号)文件精神,结合《杨浦区加强新时代居民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杨委组〔2022〕83号)有关要求,选树了一批担当作为“金雁书记”。他们作为基层治理和社区建设的领头人,具备高度的政治觉悟和坚定的理想信念,通过“四百”大走访深入了解居民“急难愁盼”,积极协调各方资源,推动“美好社区 先锋行动”“党建微花园”等基层治理项目落地落实,赢得居民群众赞誉和信任。他们还注重创新工作方法,不断探索适应新时代要求的社区工作,推动服务流程的简化和优化,联动区域单位、新兴领域等党组织,积极构建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治理共同体。
2025年元旦前后,我们将分三期展示他们的事迹,供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干部群众学习。
定海路街道军工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 顾卫兴
顾卫兴秉持“内强责任,外树形象”,带领“两委”班子践行新时代爱民、亲民、为民、靠民、惠民“五民”精神,使基层党组织和居委会成为居民的贴心人和社区建设的领头雁。针对沈家桥小区基础设施陈旧、居民缺少公共活动空间的问题,他坚持“全民参与”原则,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充分听取群众的“金点子”。经深入梳理、论证和调研,精心制定改造方案,将15号楼前约20㎡的临时停车位改造成“党建微花园”,并增设“议事角”,组织各年龄段志愿者,逐步构建“共商共解”小区治理模式,助力小区从“老破小”华丽转身为“小而美”的宜居家园。
大桥街道宁武路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 周振华
周振华在社区工作中,以“居民出资、居民参与、居民受益”为原则,调动居民自治积极性,善用党建引领巧破维修资金续筹难题。面对电梯停运、管道堵塞同时维修资金枯竭的难题,她全力推进二次维修基金续筹,指导业委会组织居民协调会议,成立续筹小分队,并在线上答疑、公布政策,使续筹率超90%,成功打造杨浦区首个“二次维修基金成功续筹小区”。当电梯因墙壁渗水发生安全隐患后,她督促物业使用维修基金更换每层老式推拉窗为铝合金窗,有效解决渗水问题,保障电梯安全稳定运行,显著提升居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平凉路街道嘉禄居民区党总支书记 徐天音
徐天音作为“85后”书记,凭借坚定的思想路线、高效的治理模式和全面的工作布局,深受居民爱戴。她带领班子坚持“凝聚小家、团结大家、报效国家”,依托“1阵地2厅3房4室”的功能布局,营造出文明和谐的幸福“嘉”氛围。在“1+3+X”的管理模式下,徐天音以党建引领为“1”,发挥“三驾马车”即居委会、业委会、物业的协同作用为“3”,并整合社区志愿者团队等多方力量为“X”,形成党群合力。通过发动治理能人、文艺达人和热心居民,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增强居民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共同打造幸福之“嘉”。
江浦路街道大花园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 冯筠伟
冯筠伟作为“一肩挑”书记的同时,也是小区业委会委员,在社区建设中,他坚持“民有所呼 我有所为”的理念为社区广大居民服务。他善于通过党建引领的方式凝聚各方力量,撬动多方资源,为大花园社区“绿色新时尚,社区齐动员”“改造睦邻长廊 消除安全隐患”等项目争取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和群众支撑。他带头编写的小区业主公约,为江浦党建引领“三驾马车”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其党建引领“三驾马车”的成功案例曾代表杨浦参加市级座谈会进行分享。在电梯、水管等硬件设施老化问题上,他创新探索楼栋众筹的新路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齐步走”工作法,用耐心与决心赢得了居民的理解和信任。
控江路街道双花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 杨晓晴
扎根社区13年,杨晓晴从条线干部成长为居民区书记、主任“一肩挑”,善于将社区“薄弱环节”转化为“小区亮点”,被亲切称为“实干书记”。面对松苑小区因维修费用高、基金启用难导致的监控设备长期失修问题,她牵头“三驾马车”,携手党建共建单位,共商共议、精准施策,成功修缮监控设备,化解车辆碰擦矛盾和居民纠纷。她整合资源,对双花公寓车棚二楼和楼梯坡度进行改造,妥善解决楼道内多年停放的157辆电动自行车的停放和充电难题,提升居住品质,大幅增强小区居民的安全感。
延吉新村街道延吉四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 王秀娟
王秀娟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全力解决居民难题。面对延吉四村小区高层住宅31年不通电梯且设备老旧问题,她勇于担当,引导居民自筹资金,成功加装6部电梯并使其直达顶层,极大缓解顶楼老年住户爬楼之苦。日常中,王秀娟关注居民需求,举办“长者生日会”“小小网格长”等活动,营造温馨和睦社区氛围,以心换心凝聚起来了一支一呼百应的志愿者队伍。在发现松花江路人行通道不便通行问题后,牵头居委会、业委会与区绿化市容局开展协商、修改方案,在有限绿化带空间里辟出一条人行道,实现人车分离,被居民称为“幸福通道”。
长白新村街道图们路居民区党总支书记 龚韡
龚韡坚持在基层治理中积极探索最优方案、交出最佳答案。在缓解老旧小区停车位“僧多粥少”的难题上,他善学善思、善作善为,在有效复制推广“5+X”综合停车治理杨浦经验的基础上,借助228街坊近邻优势,主动跨前、积极作为,通过组织联建、需求联解、车位联享的“联”动力,深挖内部资源、打破外墙壁垒、盘活公共空间、完善智慧管理,并以创建一个“云上”议事厅、组建一个车改服务组、设计一个微信小程序的三个“一”工作方法,最终以“摇号”分配停车位的方式,将“中奖”的17部车辆移至228街坊地下停车库,在有效缓解小区停车难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居民参与热情。
四平路街道同济绿园居民区党总支书记 石烨
“只要用心对老百姓,老百姓一定会用真情回馈你。”这句话是居民区的老书记交给同济绿园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石烨的“金玉良言”,石烨开始从事居民区工作以来就一直牢记于心,落实于行。在同绿居民区的6年时光里,石烨深耕群众工作之法,带动居民区在业委会换届、解决停车难问题、打造“金角银边”党建微花园等实践中取得了成效,探索总结出说实在话、干实在事、做实在人“三实”工作法,收获百姓交心之情,感悟成长蜕变之路,无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和小朋友们,她都能够通过真诚的交流,获得居民的认可和信任,成为居民百姓的“家中人”。
殷行街道城市名园居民区党总支书记 赵磊
长期以来,赵磊善于作为社区的“规划师”,在小区内串联出“大幸福”。当发现二十年前的停车方案已不适应当前社区管理需求时,赵磊积极推动新停车方案落地实施,经过多轮公示和80余条居民意见的吸纳与修改,在业主大会上成功通过,为解决停车难题提供了依据。他合理使用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资金,在社区入口安装智能停车系统,提供停车资源查询和峰谷时段展示等功能,极大方便了居民停车。利用小区空间,推动新增机动车车位、残疾车车位、非机动车车位,拓宽5条主道路,共拆除地锁212个,卸下居民心中的“心锁”,大大提升了居民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五角场街道东郸居民区党支部书记 张争科
东郸小区为杨浦首个启动拆除重建的“两旧一村”改造项目,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造任务,张争科主动跨前、聚力攻坚,带领“两委”班子圆满完成签约率和搬迁率两个100%目标。他发动社区党员组建志愿者队伍,密切联系并动员群众参与旧改工作,确保政策的有效实施;针对签约中的“疑难杂症”,他创新工作思路,集结各方力量。当好“宣传员”,解答居民关心的问题,让各项政策深入民心;当好“主持人”,不断将居民的诉求落实在方案的优化调整中,让居民心声得到回应;当好“服务员”,调解家庭矛盾、讲解政策方案,让民主力量充分发挥,助力签约工作的圆满完成。
长海路街道市光路第二居民区党总支书记 琚慧婷
市二辖区内的政德东路内部道路是一条未纳入市政管理的断头路,长期存在车辆乱停、环境脏乱、路面破损等问题,且与部队住房小区相连,周边居民改造意愿强烈。琚慧婷积极回应居民诉求,搭建军民议事平台,发挥军民自治作用,推动道路治理。在党建引领下,她协同“三驾马车”,根据调研实际情况将开设停车疏导点,实现了人车分流,消除了安全隐患,缓解了周边小区停车难的老问题,既缓解停车难题,又提升社区了环境品质,有效凝聚了军地共识。
新江湾城街道祥生泰宝居民区党支部书记 浦莉莉
作为一位“80后”书记,浦莉莉始终把“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作为指导工作的座右铭。面对泰宝华庭门口外围两侧多年来绿化杂乱无章、小区周边公交车站附近垃圾堆放等问题,浦莉莉与社区党员、居民志愿者等社区骨干共商共议,结合小区实际,通过物业与居民志愿队伍共同种植、定期维护的方式,打造出家门口的“党建微花园”;还利用创文契机联动街道职能部门,对小区周边公交车站一同开展环境治理,让居民乐享文明生活,获得居民区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