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砺初心 奋楫担使命】社区“小书记”撬动治理“大格局”(2)
编者按:近年来,杨浦区委组织部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居村干部队伍建设和激励关怀的若干措施》(沪委组〔2022〕发字101号)文件精神,结合《杨浦区加强新时代居民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杨委组〔2022〕83号)有关要求,选树了一批担当作为“金雁书记”。他们作为基层治理和社区建设的领头人,具备高度的政治觉悟和坚定的理想信念,通过“四百”大走访深入了解居民“急难愁盼”,积极协调各方资源,推动“美好社区 先锋行动”“党建微花园”等基层治理项目落地落实,赢得居民群众赞誉和信任。他们还注重创新工作方法,不断探索适应新时代要求的社区工作,推动服务流程的简化和优化,联动区域单位、新兴领域等党组织,积极构建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治理共同体。
2025年元旦前后,我们将分三期展示他们的事迹,供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干部群众学习。
定海路街道凉州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 张燕
张燕面对旧改后居民群众对于“弄堂烟火气”的呼唤,悉心收集每一声心愿,融入社区规划脉络,提炼出“一‘理’四‘带’”的治理模式,促成社区内外资源融汇,将杨树浦沿线的“瘌痢头”,打造成社区文化新地标的“孚光里”,令文化教育、健康医疗、便民服务交相辉映,社区面貌焕然一新。借“堆肥花园”为杠杆,培育出一支敬业乐群的“圾不可失”垃圾分类志愿团队,推动社区稳步迈入“无废社区”新时代,绿色生态理念深入人心,荣获“央视新闻”高度评价。
大桥街道平眉居民区党总支书记 刘玉强
“比起打字,手写更能帮助我加深印象,整理思路”,为更好服务帮助群众,刘玉强坚持每天记录工作日记,从一开始简单的一句今天开了什么会,到后来对基层治理难题的梳理、学习培训心得的总结,已写完了近10本笔记本。他主动作为,在飞帆大楼的无障碍设施项目、鑫隆小区道路翻新、外立管改造中,征询、立项、施工,他都亲力亲为。面对小区公共道路存在无主停车、垃圾乱堆等问题,他带领团队寻找车主转移车辆,组织党员志愿者一起清扫垃圾,在道路安装醒目标志,成功杜绝乱停车、乱堆物、乱扔垃圾的现象,使周边环境焕然一新。
平凉路街道福禄居民区党总支书记 潘宏
深耕基层十余载,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经验深厚,为构建和谐美好社区不懈努力。福禄居民区人户分离较多,社区构成复杂,曾存在墙体开裂、路面塌陷;共用围墙重建的位置存在争议;烂尾楼居民长期抱怨投诉,这些都给基层治理和社区工作带来很大挑战。潘宏勇于充当矛盾调解第一责任人,深入调研、积极沟通、搭建平台,坚持公平公正,巧用智慧技巧,引导居民学会运用法律武器,通过合法途径解决问题,实现情、法、理相结合,社会效果与治理效果相统一,受到居民广泛好评。
江浦路街道辽源四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 朱明杰
作为一名“宝”书记,朱明杰积极探索将国有企业管理经验与社区基层治理有机融合。面对老旧社区人口结构复杂多变和矛盾纠纷频发的困境,他携手“两委”班子成员,探索社区“零二一”工作模式,通过“线上巡逻”“线下走访”,一对一化解及建立自治管理小组的方式,持续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让反对声自愿“归零”,有效解决了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繁杂矛盾,为加装电梯等民生实事项目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为部队公房管理带来了可持续的常态化治理机制。
控江路街道控江四村第一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 邱斌
作为一名“兵书记”,邱斌是心系居民的“贴心人”,每当有居民遇到困难,他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及时给予帮助。在他带领下,居民共同创建了“社区共创实验室”,放大了社区集思广益、各展所长的创造力。当小区发生火情时,他奋不顾身冲入火场、带头灭火,在消防车赶到前,有效遏制了火势的进一步蔓延,守护了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被誉为“救火书记”,事迹入选2022年度上海市年度十大“人民城市温暖瞬间”。
延吉新村街道延吉一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 王姜敏
王姜敏坚持开展“四百”大走访,从细处着眼,倾听群众最真实的声音,在老旧小区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作中,她带领“三驾马车”齐发力,挖掘热心的党员、楼组长、社区能人,引导加梯楼组成立“加梯自治小组”。从矛盾化解到精细治理,她运用“微网格”机制,串联起纵向服务链,推动居民区从单向管理到多元共治转变,3年内实现了全小区27台电梯的加装,圆了百姓的“电梯梦”,使老旧小区焕发新的生机,整体提升了社区环境和形象。
长白新村街道长白路第二居民区党总支书记 李芳
李芳从事社区工作十余载,把“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作为自己的工作理念,努力解决基层治理中的各类“疑难杂症”。她以“群众工作五法”,即统一思想法、先锋引领法、矛盾调处法、以情动人法和帮助关心法,以三个100%完成228街坊旧改征收任务。228街坊蝶变归来,她顺应时代提炼出新的“群众工作五法”,即民主协商法、留住乡愁法、新老融合法、活动载体法、共管共治法,让228街坊成为市民游客、居民群众喜爱的热门“打卡点”与“家门口”会客厅。同时,通过行走党课的形式亲身说法,讲述新时代社区工作的故事,展现人民城市样板间的耀眼底色。
四平路街道同济新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 张立民
张立民深化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以党建引领“三驾马车”,为社区居民解决“急难愁盼”。民有所求,我有所为。为解决居民出行难问题,张立民抓住开通同济新村“小东门”的居民“金点子”,积极动员并征询全体业主的意见,针对居民顾虑,带领“两委”班子成员协调业委会、物业等“三驾马车”,与设计团队、施工团队、相关管理部门反复共商共议,调整修订实施方案,消除居民的顾虑,成功将居民“金点子”转为社区治理“金钥匙”,生动诠释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和人民城市理念。
殷行街道国和二村第二居民区党总支书记 蔡勇峰
蔡勇峰坚持将人民城市理念践行于基层治理工作每一个行动之中。他精心组织,组建以党员作为核心骨干力量的“橙果”志愿者团队,制定《积分制管理办法》,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活动,在志愿者们的示范作用下,越来越多的居民群众主动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社区治理氛围日益浓厚。面对加梯过程中层出不穷的矛盾与难题,他深入楼组,逐户沟通协调,经常召开协调会,一路保驾护航,如今小区64幢楼中54幢已完成加梯,加梯覆盖率达到85%,助力众多居民顺利实现加梯梦想。
五角场街道建新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 顾寅杰
顾寅杰坚持“党建引领、服务先行”,推动多元主体参与基层治理。依托社区有着25年历史的党建品牌“康乐园”,与共建单位携手合作,组织居民成立自我管理小组、摄影小组、沪剧组、合唱队、舞蹈队等多样化的兴趣小组,提升了小区居民的自我保健意识和精神文明水平,丰富了社区文化生活。通过“1+7+N”的组织架构,他带领建新居民区与复旦大学化学系、生命科学院、同济初级中学、军休六所、万达广场、厦门银行等单位开展党建共建活动,促进了商区、校区、社区的“三区融合 联动发展”,在多元共治中不断激发社区活力。
长海路街道民京路第一居民区党总支书记 陆奇
做为社区带头人,陆奇始终关注回应群众呼声,在“拉家常”“话家风”中让居民说出更多的心里话,找准矛盾问题,精准协同处理。在帮助解决“悬空老人”下楼难问题中,他坚持党建引领、多措并举,邀请有经验、已加梯的楼栋居民现身说法;专业律师讲解法律政策;有关指导部门答惑解疑等,主动搭建平台,畅通信息渠道。他推动社区党员、业委会成员和热心居民组成“民菱加梯志愿者之家”,完善宣传科普工作,调解加梯过程中遇到的邻里矛盾。在陆奇的带领下,2023年6月6日,民京路838弄小区最后一座加装电梯建造完成,成为杨浦首个整体加梯小区。
新江湾城街道尚景园居民区党支部书记 于晓林
尚景园是公租房小区,存在居民流动性大、归属感较弱,管理主体多元性等特点,于晓林不断探索研究,带领班子成员、社区工作者组建社区议事平台,在原有“四位一体”和“自治委员会”的基础上,组建了共建议事厅和居民议事厅,联合共建单位,针对基层治理中的各项“急难愁盼”问题进行协商,解决了外墙瓷砖大面积脱落维修、特殊困难家庭关爱等棘手的问题,顺利申请到875公交车路线延伸,打造“小哥驿站”,形成共治共享合力,获得了居民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