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街区当书记】控江路街道凤城路街区党支部书记邵学婧:“婧”心为民,奏响共筑和谐家园的服务华章

发布日期:2025-01-16

  编者按:2024年夏天,一批党员骨干带着新使命,成为了街区党支部书记。半年以来,他们通过走街串巷,建起了组织,盘活了阵地,也温暖了新就业群体,他们就是街区党组织书记。本篇推文是控江路街道凤城路街区党支部书记邵学婧的工作日志,一起来看看吧。

  街区是经济和社会的毛细血管,承载着商业活力与居民生活。作为凤城路街区党支部书记,邵学婧深知商户的经营状况直接关系到街区的繁荣与稳定。她迈开“铁脚板”,对街区内630余家“两企三新”逐一走访,问需求、解困难、送服务,将党的“温暖”传递给每位商户。

  巧走访,奏响商户“新”声交响曲

  在走访中,邵学婧十分注重与商户沟通。起初,一些商户因忙碌或对街区工作存疑,对她显得并不热情。但她不气馁,调整走访策略,不再流于表面询问,而是深入交心交流,从经营情况聊到市场趋势,倾听商户的抱怨和诉求,用真诚和专业提供答疑、帮助。渐渐地,商户们感受到她的真诚,态度转变过来,使她后来的走访变得更顺畅。

  有一次,邵学婧走访街区一家外卖站点时,该站点张经理态度敷衍。她主动关心站点运营情况,并分享个人见解,一番畅谈后打动了张经理,表示要为街区发展尽心出力。在街区党支部为他解决了问题后,张经理还向街区赠与锦旗。在邵学婧的鼓励引导下,张经理郑重提交了入党申请。

  “新”机制,奏响急难问题解决乐章

  邵学婧秉持“商户有需,我必有应”的理念,将商户需求摆在首位,尝试建立“不定时走访”“每周网格议事会”与“多方联动”结合的工作机制,打破传统模式,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促进高效解决问题。

  在不定时走访中,控江路1446号“呀诺达”便利店附近几家商铺反映了急需修补沿街破损墙面的问题。街区党支部便迅速牵头,联合街道管理办、市监所、居委会等单位,通过网格议事会商讨对策。随后,街区与黄兴居民区联动,周边“两企三新”积极响应,由党建联建单位上海卫百辛建设发展有限公司项目部负责修补。很快,墙面修复完工,商户们对党组织的回应之快称赞不已,经营信心倍增。

  街区党支部成立后,邵学婧共开展8次上门走访,收集7大类共计70余个问题,涵盖阵地服务、环境整治、法律纠纷、政策咨询、党务咨询、管道改造及墙面修复等方面。这些问题均已通过工作机制的完善圆满解决。

  “聚”民生,奏响为民服务“新”旋律

  控江路1505弄华升新苑小区内有条小路,因年久失修,路面不平,影响居民日常出行,且多次发生老人摔倒事故。凤新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在街区网格议事会上反映了该问题,街区党支部借助网格化管理的高效协同机制,约请同济建设凤南一村项目部临时党支部工作人员到现场,确定由街区、居民区、项目部三方共同实施“小区便道微更新”项目。经过精心施工,小道修整一新,路面更平坦了,方便了居民出行。

  下一步,凤城路街区党支部将砥砺前行,持续深化创新治理模式,从居民需求出发,进一步完善关爱服务体系,积极推动城市更新实践,以实干笃定前行,为打造宜居宜业的和谐美丽街区做出贡献。

  (来源:“控江多代屋”微信公众号)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