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街区当书记】控江路街道靖宇南路街区党支部书记邓元君:心“新”相“应”,走好新兴领域服务“最后一公里”
编者按:2024年夏天,一批党员骨干带着新使命,成为了街区党支部书记。半年以来,他们通过走街串巷,建起了组织,盘活了阵地,也温暖了新就业群体,他们就是街区党组织书记。本篇推文是控江路街道靖宇南路街区党支部书记邓元君的工作日志,一起来看看吧。
在城市的脉络之中,街区宛如一个个微小却又至关重要的单元,一方承载着社区居民们的烟火生活,一方连接着“两企三新”的经营日常。邓元君作为靖宇南路街区党支部书记,肩负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她用心耕耘,努力走好新兴领域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走出“铁脚板”,触发“需求心”
靖宇南路街区共包含近390家经营主体,面对街区小店多、个体多、零散事务多的特点,邓元君首先意识到要摸清“两企三新”的需求,就先要摸清“家底”,然后再用自己的“铁脚板”去了解那些隐藏在日常表象之下的实际情况,触发经营者们的“需求心”。同时,在和经营者们交往的过程中,不停地在倾听者、沟通者、协调者各种角色中做好转换,全力以赴当好问题的解决者。
经过几次深入走访后,在菜场设摊的小卢与邓元君渐渐熟悉起来,通过参加几次街区志愿活动后,小卢产生了为社区服务、想入党的需求,在和街区书记几次谈心后,正式向街区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共织“治理网”,凝聚“同理心”
在持续不断深入走访和交流后,沿街商铺店主们与邓元君的心贴得更近了,渐渐凝聚起“我也是街区一份子”“街区治理也需要我”的“同理心”。
“书记!我们门口的窨井盖头碎掉了,我赶紧拿共享单车暂时遮一下,以免发生意外,你们快来帮忙解决一下……”当苏宁小店的店员看到离店不远的上街沿有安全隐患后,没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反而立即通知了街区及居民区,通过街区和居民区联动,四平物业主动担起了修复窨井盖的任务,做到上午发现下午解决,以最快速度消除街面安全隐患。
点亮“‘新’动能”,激活“引擎心”
靖宇南路街区有小象超市站点以及4个居民区快递站点,为服务好快递员、外卖小哥等新就业群体,邓元君一次又一次开展走访,立足实际需求,为他们提供新华医院义诊服务,并根据季节送上汽水和矿泉水、冬日助动车把手套和手机支架等暖心好物,还在街区阵地外设置外卖小哥专属停车位,阵地内提供手机充电、热水饮用、医疗箱等常态化服务。
慢慢拉近距离后,新就业群体主动跨前、发挥志愿服务力量,形成“你呼我应、吹哨报到”的社会动员机制。在台风“康妮”来临前夕,邓元君在微信群内发布“召集令”,这批新就业群体积极响应、主动到阵地报到。快递小哥发挥“移动探头作用”,在工作途中帮忙发放防台防汛安全宣传单、发现隐患并及时向街区党支部反馈,党支部联合处置部门第一时间消除隐患。同时,20多位外卖小哥应邀成为社区安全员,变身社区治理“新引擎”,点亮“新动力”。
下一步,靖宇南路街区党支部将在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以及街区网格力量的支撑下,始终脚踏实地走好服务新兴领域“最后一公里”,不断丰富服务形式,提高治理水平,为打造街区新兴领域的温暖港湾贡献力量。
(来源:“控江多代屋”微信公众号)